首页 > 寻根问祖
 
探寻山西农耕文化,来一次“寻根问祖”
发布时间:2018-10-09   浏览次数:1424

陶寺遗址恢复的古观象台,依然能够凭其确定节气,无疑是山西先民为华夏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万荣县稷王山麓的稷王庙,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民稼穑于此。



临汾尧庙是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


  华夏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孕育于富饶辽阔的神州大地之上。在上个世纪,一些文化学者也将其称为“黄色文明”“农耕文化”,而与代表海洋文明的“蓝色文明”“商业文化”相呼应。,虽然中国早已经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但是,农业人口依然占据着人口的一半,农耕文化依然浸润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山西,毋庸置疑的,也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并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一直推动和见证着农业的进步。

  9月23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寻根问祖”,也是观照历史下的重新出发,并使之成为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山西是华夏民族农耕文化兴起之地

  晋东南地区的沁水县下川乡,40多年前,曾考古发掘出几十种距今2.3万到1.6万年前的石磨盘、锛形器等细石器,是确凿的先民进行谷物加工和农业劳作的证据,下川遗址也成了我国现有的早反映农业形成的文化遗址之一。在这之后,夏县西阴村遗址出土了谷子和蚕茧,曲沃方城遗址出土了石犁,人类每一点在农业上的进步,在山西都有着丰富的文物遗存。

  更何况,口耳相传,山西,本来是华夏民族农业兴起之地。

  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炎”是炎帝神农氏,其故里在山西高平。

  古籍中,对炎帝神农氏创建农业的介绍随处可见。

  “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易传》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逸周书》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白虎通义》

  因为炎帝对于农业的开创之功,他也被称为“农神”“五谷神”,今高平有神农庙,每年四月初八,是祭祀炎帝的日子,国内外炎黄后裔都会不远万里而来,共襄盛举,也成为连接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

  无独有偶,古代还有一位被称为“农神”的先贤,也在山西,他是后稷。

  传说中,后稷是帝喾之子、帝尧之弟。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史记》

  后稷被周王朝认为是始祖。成书于先秦的我国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有一篇名为《大雅·生民》,是对后稷一生的回顾和赞颂。普遍认为,这是周民族的史诗,同时,因为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全貌,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汉民族的史诗。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后稷耕田又种地,辨明土质有法道。茂密杂草全除去,挑选嘉禾播种好。不久吐芽出新苗,禾苗细细往上冒,拔节抽穗又结实;谷粒饱满质量高,禾穗沉沉收成好,颐养家室是个宝。

  上天关怀赐良种:禾巨子禾丕子既都见,红米白米也都全。禾巨子禾丕子遍地生,收割堆垛忙得欢。红米白米遍地生,扛着背着运仓满,忙完农活祭祖先。

  祭祀先祖怎个样?有舂谷也有舀米,有簸粮也有筛糠。沙沙淘米声音闹,蒸饭喷香热气扬。筹备祭祀来谋划,香蒿牛脂燃芬芳。大肥公羊剥了皮,又烧又烤供神享,祈求来年更丰穰。)

  这首《生民》,还描述了丰收后祭祀的场景——“丰”(豐),《说文解字》说是“豆之丰满者”,便蕴含了丰收的意义,而字形又表示盛满贵重物品的礼器,也有着祭祀的意义。可见先民在丰收后为感谢天地,表达喜悦,也会举行盛大的仪式,即将举行的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也是对于这一传统的继承。

  与后稷同时,尧帝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也即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用以指导农业生产。陶寺遗址恢复的古观象台,依然能够凭其确定节气,无疑是山西先民为华夏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山西在古代中国一直是农业发达之地

  周王朝大封诸侯,周武王的幼子叔虞被封在古唐国。那时的古唐国,戎夏杂处,封国之外,便是荒野。叔虞带领族人开疆辟土,一年后,生产得到极大发展,田地里甚至出现了“嘉禾”。叔虞将之献给成王,成王又赐给周公,成为周初政治生活中的一大事件——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郑重地记载在上古

 
 
版权所有: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