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柴氏新闻
 
古祠堂为什么建在池塘边上?
发布时间:2019-04-13   浏览次数:1140

我国的建筑风水源远流长,其信仰的“天地人合一”恰与当今人类面临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途径不谋而合。风水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并从自然界得到支持,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在倡导“和谐人居”的,剖析解读传统建筑风水这一基本的生态思想,对现代城市生态住区的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传统建筑风水的生态思想

 



 


1.建筑风水的基本观

 

一般认为“风水”概念源自晋代郭璞的《葬经》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认为避风聚水能得到生气。对于“生气”, 《吕氏春秋·季春》云 :“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焕发生命力的元素,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可见,风水观念从一开始以生命美为底蕴,以“气”为核心。

 

建筑风水有不少流派与别称,主要有堪舆、地理等。东汉许慎曾谓 :“堪,天道;舆,地道”,堪舆是谓天地之道,强调宇宙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同一。《礼记·月令》中说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其中蕴含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体现了古代建筑风水的基本观。

2.风水观念的生态意蕴

 

古代风水认为大地是有灵性的,这种朴素的自然观包含了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一,赋予自然以生命,肯定自然的价值。其二,认为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大的生态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理想风水的追求,实际上是古人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中国很多的传统民居、村镇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土楼、徽派民宅等,都深受风水文化的影响。它们体现着顺应自然、为我所用的生态诉求 ;映射了因地制宜地将建筑环境与人的活动、情感协调平衡的生态智慧,使祖祖辈辈从中获得归宿感、聚合感、感、亲切感等精神满足,从而诗意栖居、怡乐繁衍。

二、传统建筑风水在现代住区规划中的生态实践

 

 

1.用风水的生态内核思想指导住区规划

 

风水用抽象的气来解释自然环境,认为按照气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使人类与之和谐。概括而言,即按自然的秩序,采取自然的行动改善居住环境,保证人类的身心健康发展。

 

(1)藏风聚气——理想的选址

 

古人对于藏风聚气的“风水”结构,在《阳宅十书》中有详细说明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 ;右有长道,谓之白虎 ;前有汗池, 谓之朱雀; 后有丘陵, 谓之玄武,为贵地。这个风水宝地是一个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典型环境 :背后靠山,利于抵挡冬季北寒 ; 面朝流水,既能接纳夏日南风,又能享有灌溉、 舟楫、 养殖之利; 朝阳之势,以便有良好的日照 ;缓坡阶地,可避免淹涝之灾 ;周围植被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薪柴。这些不同特征的环境因素综合而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上看,正需要使区域内各种自然要素相互协调,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充满生机,成为理想的生活环境。

 

而对于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的城市来说,风水中的龙、砂、水、穴遂被赋予新的喻义而加以应用。比如将一座座楼房看作重叠的山峰峦头 ;将纵横交错的道路,看作一条条河流溪水。对于城市中的民居而言,与毗邻宅周的屋宇、墙垣及道路为直接和密切 ,因此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气脉——整体连续的生态结构

 

风水强调气脉的连续和完整,《葬经》中有“断山”、“独山”不可葬之说。以明十三陵为例 :“陵西南数十里为京师西山。嘉靖十一年(1532 年)三月,金山、玉泉山、 七冈山、红石山、 香峪山皆山陵龙脉所在,毋得造坟建寺, 伐石烧灰。” 依风水观看来,十三陵所在山地属燕山之余脉,与北京西山虽有数十里之遥,却一脉相通,因此明王朝恨不得把整个燕山山脉都保护起来。

 

这种注重气脉及网络结构整体连续的做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圈以及栖息其中的动植物、微生物所构成的生物群落都十分有益,对该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具有保全、保护作用。这在建筑规划、城市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研究上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3)气动——流转起伏的环境要素

 

风水观同时强调山脉、水流、道路等各环境要素的曲折和起伏,讲求气动布局——既有气势之美,又有动态之妙。被看作风水宝地的浙江武义县郭洞村对水的处理是个很好的例子。该村处于东西两山夹峙的狭长谷地上,两股山泉汇成溪流自南而北穿村而过。但这一“直水”有悖屈曲流转的风水观念。于是,他们对此改造补救,首先将溪水出村之口改向两山对峙宽度只有 100 米的山谷处,使溪流遇到西面的山包又折至东山脚下,再折而向北绕道出村。同时,在水口南北向的河道上建造一道石拱桥, 取名“回龙桥”,

 
 
版权所有: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