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宗谱整理
 
柴氏家族分布现状——河南篇
发布时间:2018-09-28   浏览次数:2750

  篇 首 语

  河南地处黄河的中下游,古称“中原”、“中州”,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在经历了约6000年的延绵不断的演变发展过程,产生过上万个姓氏,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姓。

  中国古代的“得姓受氏”,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河南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自古是人类滋繁的理想场所。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华夏先民们在中原大地上劳动生息,到距今6000年前,人们已脱离野处穴居,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

  河南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辉煌。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许多姓氏在此产生成为必然。中国的古部族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原活动,并且形成了古老的姓氏。传说中的“制嫁娶之礼,正姓氏”的太昊伏羲氏被称为“人文初祖”,和中国人共认的祖先炎黄二帝,他们活动的中心区域均在河南。炎帝初居于姜水流域,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其子孙成为一些姓氏的始祖。我柴氏的祖先是姜姓后裔。奴隶制是姓氏大发展时期,周代和秦朝是姓氏定型时期。周之东迁,中原洛阳更是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它的很多诸侯国产生在河南。如卫、陈、吕、许、申等,后来这些诸侯国和方国部落都演变成姓氏,有近千个。北魏实行汉化政策,改114姓,使中原形成的姓氏,更增多弋。

  自汉代以后,中原地区多次遭战争和天灾的破坏,人们被迫向各地迁徙,而迁到南方的移民又成为南方一些姓氏的始祖。如今闽越一带许多姓氏的家谱,都记载是中原移民后代。1996年,他们组织一行人到开封、郑州、洛阳、少林寺等地寻根问祖,看到中原一带的风俗人情和他们一样,又看到一些历史文物,高兴地说:“河南是我们老家”。

  我柴氏家族,迁到南方和海外的很多,愿外迁柴胞们,回中原祖籍地看一看老家的风光。我们欢迎您!

  一、洛阳市区及市辖新、孟、偃等县柴族概况

  洛阳市在河南省西部,陇海、焦柳两铁路在此交汇。兴建于公元前11世纪,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和后唐9个朝代在此建都,素称“九朝古都"。累计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余年,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洛阳市府现设此。

  洛阳及其所辖各县的名胜古迹甚多。且有的是与这一带地理环境连在一起的。例如,根据解放后在市区和市辖盂津、新安等附近县境发现的象牙及象的骨骼化石、野牛化石、水龟化石、树木化石、高梁穗化石等,可知这一带早在五、六十万年前,气候温和,草木茂盛,动物繁多,是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再如汉魏洛阳的故城遗址,其位置在今洛阳市与偃师县、盂津县相连的地方。“自古洛阳半孟津”,说明两地的同休戚共兴衰、骨肉相连的密切联系。柴氏同胞在这一带居住情况也是亲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洛阳市里的柴氏族人世居者不多。1997年10月笔者到这里来访问,从电话薄上查到的名字有30多人,可能是多户(因有的电话号是兄弟姐妹同出自一个家庭的),且多系外县人在市里工作的。据知市教育局的柴炳仁老家是偃师县的,在洛阳起重机厂工作的柴司科是新安县人。现退居在洛阳西工区的柴天亮老家也是新安县的。估计世居在洛阳市的柴族人是不多的。

  至于洛阳周围的几个县,经过调查,新安、孟津、偃师,以及洛阳南面的汝阳县都聚居着不少柴氏族人的,而且,新、孟、偃三县的柴族都同时是由洪洞县迁来的。现都编入谱中,希能加强联系。

  洛阳牡丹,向有“甲天下”之美誉。名胜古迹很多,如白居易墓、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王城公园、汉魏洛阳故城和新建的古墓博物馆等。手工艺制品有“唐三彩”、宫灯、仿青铜制品等。

  二、新安县

  仓头乡盐仓村、铁门镇盐仓移民村、磁涧镇龙渠柴家沟盐仓移民村、磁涧镇柴湾村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大西北的方位,东距洛阳市约公里左右,西接渑池县,南过洛河为宜阳,北至黄河,陇海铁路贯穿其境。

  (一)盐仓村

  仓头乡的盐仓村在县城北约35公里的黄河南岸。河的北岸是陡峭的高山,属济源市境地。村的东南西三面是环形状山,形成中间的一个小盆地。面积有3.2平方里,盐仓村座落在盆地偏北的黄河南岸。盐仓村住着柴、陈、高3姓,数百年来,相邻而居。

  柴氏家族原先有祠堂,祠堂门上方有“望出平阳”四字,可知今山西临汾市是祖籍地。据老辈们世代相传说,老家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可知是明朝计划迁民无疑。至今将近600年的历史。

  由于老家谱失传,因而迁来的老祖名字和具体时间已无可考证。老始祖迁新安县盐仓村后,立坟墓于盐仓东南的山坡上(叫做“打磨沟”的东山坡上),祖坟今尚在。从其规模看,约有三、四代人。据传,继祖坟之后,以下分为六门人,各建墓地。

  据老人们回忆,老家谱上原有72个辈字歌:“天地元恒,日月风呜,山河仁寿,万物春生”。下而的06个字已忆不起来了。

  据该长门家谱记载,长门始祖叫柴治

 
 
版权所有:中华柴氏文化联谊会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