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历史人物─高柴封侯的故事
高柴封候
高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卫人(一说齐人),生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前521年)。他谦虚、仁恕、遵礼、孝亲,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归鲁后,先后任武城宰,孟孙氏之成邑宰。相传活到128岁,故有“寿圣”之誉。
兰陵县兰陵镇东北5公里的刘堡村后有一大土丘,是商代文化遗址,土丘之上有一古墓,墓侧有古银杏树一株。墓后有清嘉庆乙亥(1817年)年间立的石碑,下面碑额刻篆书“孔子弟子”,下刻楷书“先贤高子柴字子羔之墓”,右刻“唐封共城伯”,左刻“宋封共城候”等。墓碑为高柴七十二世孙痒生柴衍洞和廪生柴兰皋所立。高柴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何能封伯、封候?史书记载:高柴(前521-?),春秋末年齐国人,一说卫国人,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皋,孔子弟子,小孔子30岁。他遵守礼制、孝敬父母、身躯矮小、状貌甚恶,有政治活动能力。曾为费宰、武城宰、成邑宰和卫之士师(卫国的副相,高为司法长官)等。在孔子弟子中,他担任的官职多。他的孙子以其名为姓,是柴姓的始祖。
高柴得以封候,首先应是沾了他老师的光。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便成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儒学神圣化、宗教化,并形成了对孔子和孔门重要弟子进行追封和祭祀的制度。唐代时,这一制度更加完善和充实,进一步明确了儒教祭祀的“神主”——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封亚圣颜子为“兖公”,封子路、闵子骞等十哲为“候”,封曾参、高柴等为“伯”。宋时理学凸显,更加重视对儒教众神的加封,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封十哲为“公”,高柴等封为“候”,以陪祀孔子。因高柴担任大的官职为“卫之士师”,以卫国都城附近的共城(今河南辉县)为其封地。
高柴封候,第二个原因应是他的修为和声望。高柴大的德行是“孝”。《文选.郑六十》中提到的高柴“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矣”。即他为父母守孝三年间很悲痛,从来不笑,以至有成语“柴毁骨立”。孔子对他的孝行也很肯定:“高柴执亲之丧,则难能也”。高柴受世人选举的另一德行是仁爱之心,有“足不履影、启蜇不杀、方长不折”之说,意即他对动物、草木都怀有慈悲爱护之心,爱惜生灵,走路恐伤蝼蚁命,上山砍柴时不忍折刚长出新芽的枝条,而只砍干枯的树枝。他还有一个长处是为人忠厚憨直而为官公正廉明。他和子路是同窗好友,子路在鲁相季氏处任职时举荐高柴做费宰,孔子担心他太憨厚而不能胜任,认为是子路害了他,没想到他干得很好。他在做卫之士师时严格依法办事、执法公平,又有仁爱之心,从不徇私舞弊,不仅受到孔子的称赞、百姓的颂扬,甚至连他惩办过斩足的犯人都敬重他,在他逃离发生了政变的卫国时还给他三次指路。当时,他又曾劝子路不要回宫参与卫国贵州的内讧,子路不听其劝阻,结果回宫遇害。为此,孔子又认为高柴很明智,关于保身。相传他在兰陵讲授孔门之学85年,也因长寿(128岁)被后人尊为“寿圣”。因为他的修为和声望,后人将他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封其“伯”、宋封其“候”,也是当之无愧。
高柴封候,重要的原因还是封建统治对以仁、义、礼、智、信、孝、忠、恕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需要和追捧。历代封建帝王都深知孔门之学对教化天下百姓、中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孝”和“礼”的思想:“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知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如果人人都是遵守礼制的忠臣孝子,克制自己,不犯上更不作乱,自然也就会江山永固、天下太平。高柴自归依孔门后,模范实践孔门的学说,从不越礼法,又是个很有仁爱之心、至孝的人,堪为榜样,封他爵位,是为树立典范,也是统治者倡导儒家思想、教化民众的重要举措。
据刘堡村的老人说,高柴墓的墓基原来很大,占地十多亩,并建有庙宇,而现在周边已被村民取土或耕作,仅余不足一亩的地方,庙宇更荡然无存,古银杏也半边露根了。尽管此墓已列为县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但高柴这位“先贤”似乎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也更没有人再学他“足不履影、启蜇不杀”了,然而,他孝敬双亲、宽厚仁慈、执法公平等美德,仍值得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