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宗谱整理 |
甘肃省
发布时间:2018-09-28 浏览次数:1852
1、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柴氏家谱序言 甘肃省永昌縣柴氏家族慎言傳悉是山西省大柳樹来的移民,我们早来永昌的祖先名叫柴舆,是明朝歳貢學位,定居落户在牧羊川,馬蹄山以北十里馬蓮灘,建莊創業。所生四子为了擴大莊院發展家業,四子分居,一个分在北鄉寺門,一個分住東鄉下四壩,一個分住西鄉饅頭山,一個留住柴家莊。在柴鶴壽當事家業時,但一時柴莊被賊破開,他爲護其祖翁未離而遇難,從此以後這份家業破産,部分莊院,土地出賣給祁家。現在祖先古墓坑一處,在二壩溝以上祁家老莊後面,(原柴家莊)鄉人皆呼祁家馬蓮灘的柴家壩灣。此墓坑與一九五八年平整土地時廢除。撬挖出的衣帽(紅纓帽)認定是明朝人士。其余幾處填墓一處在馬黃口柴家山灣,一處在下四壩麻子灣柴家梁,按穴土堆的實際考察子孫繁衍生系實數爲十九輩子。隨著戰亂,饑荒相遇,我家族流落在山丹,民勤、武威四十裏堡、新疆沙灣系胡家海子村的也不少。 由于柴氏家族子孫繁衍廣,分布在全市各鄉鎮,家譜失傳,子孫沒有往來,造成輩分不清,西鄉家族另立家譜,東鄉有些地方通知后未能表談,意為要分宗立譜。 家譜 慎詳言傳我家族原有家譜因受戰亂饑荒賊寇燒殺,人口失散,為人妥善保存而失傳,只有口頭祖輩師傅的宗族排行還在奉信。位繼承柴氏家族的亮節高風美德,述清長幼輩尊,堅持貫徹柴姓同宗同姓不通婚的傳統觀念。經家族多數多次提議繼《柴氏家譜》,繼往開來,后繼有人,祖宗偉業世代相傳,由柴秉楨,柴作魁主持撰寫家譜。 宗旨 柴氏家族應繼承先業教子成人。行正道,愛祖國,愛人民,遵守公共秩序,講仁義,講道德,出宜事其長上,入宜事其父兄。贍養父母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愛,宗族之間相輕相愛,相互尊重,不能欺辱,要以德為本,有禮儀廉恥之感,遵守法紀,發憤創業,聞先輩訓育之教,讀書習武,耕耘多藝,發名成業。 排行 排行是一個家族不亂宗,不滅輩,不顛倒人倫的更本準則,必須人人信守,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更改。這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尚德者在君子也。柴氏家族排行前輩世傳者,上四輩四字為 中、發中仲中、得中,現有吾輩有一名一字者,一名兩字者如柴、美、柴、拳為一名一字者柴秉貴、柴作中、柴永知為一名兩字者。現五輩名字為:(柴)彭秉中、作中、山下、永中。下續繼有八輩八字順序為:子中、江下、國下、強中、澤中、泰下、福中、堂下 參加議定人通過 柴 禮 柴 仁 柴 林 柴振基 柴占基 柴秉禎 柴秉祥 柴秉武 柴秉元 柴秉福 柴秉樹 柴秉仁 柴兆明 柴秉禮 柴作魁 柴作高 柴作忠 柴作德 柴作仁 柴作儒 柴作明 柴作仁 柴作兵 柴作友 柴與禮 柴榮德 柴榮壽 柴作珍 柴作會 柴登泰 柴泰元 柴彪泰 柴守山 柴永山 柴恒山 柴松山 柴青山 柴中山 柴進山 柴玉山 柴倫山 柴永知 柴永忠 议定地址:河西堡鎮西庄子村柴作仁住宅 议定时间:阳历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阴历丁丑年仲夏月任寅日 1、 甘肃省西固柴家台《金城柴氏家谱》 西固黄河岸边的小村中,是柴氏家族600年的家园。他们自称为“柴皇后裔”,柴皇是雄才大略的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是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柴荣死后,留下孤儿寡母,江山被赵匡胤所夺。尽管柴氏后人被封为王,但也逐渐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如今人们只能从《杨家将》的柴郡主、《岳飞传》中的小梁王、《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等描写中知道有柴荣后裔。 兰州是座移民城市,从唐朝灭亡到元朝建立的461年间,兰州经历了诸多战乱,人口急剧减少。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北宋管辖兰州人口仅为395户981人。元代至元二年,兰州区域在册人口约为1.5万人。为充实边疆,明政府从山西、江南等地移民实边,兰州也烙上了深深的移民属性。 那么,柴荣后裔为何会在兰州的黄河岸边落户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移民故事呢?12月15日,柴世昆讲述了柴皇后裔在西固黄河边艰难创业的往事。 明军攻占兰州后,先祖落荒而逃 柴家台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说起来人口并不是很多,但细细追究,从这里走出去的人却不少,如今散布在七里河、安宁、武威、白银、庆阳等地的柴氏后裔有些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起先祖,柴氏族人总要津津乐道地说,先祖是后周皇帝柴荣。《金城柴氏家谱》中有记载,我们先祖是从军来到兰州。《金城柴氏家谱》是清咸丰二年修的,当时家族中专门请了西固西柳沟举人卢政写了序言。序言中记述, |
|